图:11月17日,收到两万元司法救助金后,老李向检察官送上一面印有“立检为公解民忧 司法救助暖民心”字样的锦旗。 12月28日,衡南县咸塘镇咸塘村,面对前来回访的检察官,村民老李不再眉头紧锁,高兴地说:“还是多谢你们关心,为我两兄弟解决困难。放心,我没忘记说过的话,我们一定踏实过自己的日子。” 2022年3月,衡南县检察院乡村振兴工作队第一书记伍文革在走访中发现,咸塘村有一个特殊的家庭:哥哥老李长年患有视网膜脱落,弟弟小李为三级智障残疾人,兄弟俩均无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,靠着政府的救济相依为命。 而与邻居四年前的一次冲突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。 “那天我正打算做晚饭,发现唐飞(化名)他哥在我家里偷东西,我气不过就打了他,唐飞知道后冲过来骂我,还打了我一拳。”说起这场冲突,老李既气愤,又心痛:“我弟看到我被打,抄起菜刀冲出来吓他们,谁想到唐飞捡了根木棍回来对着我弟的脑袋就是几下,把他打成了重伤。” 2018年11月29日,衡南县人民法院判决唐飞犯故意伤害罪,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,并赔偿小李各项损失人民币39027元。 然而,唐飞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,在赔偿14500元后,再无能力继续履行赔偿。 在了解情况时,唐飞苦恼地对伍文革说:“书记,我不是不想赔,你看我家这样,我实在拿不出钱来了啊,他们非说我有钱就是故意不给。” “唐飞确实困难,但是老李不相信,扬言拼上性命也要把钱拿回来,还带着弟弟频繁上访。唐飞觉得老李是故意找茬,双方误会重重,摩擦不断。”村支书告诉伍文革。 出于多年的办案直觉,伍文革意识到兄弟俩很可能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,提出可以帮他们申请救助金。 不料,李家兄弟都一口回绝,并激动地表示:“他就是故意不赔钱的!凭什么他犯错误要国家给他‘擦屁股’!” 多次劝说无果,村支书有些泄气。伍文革思索再三,决定把这块“硬骨头”交给该院控申部门的杨金花来“啃”。 详细了解案情后,杨金花并没有急着释法说理,而是重点关心李家兄弟俩的日常生活,每次走访都帮他们解决一些小问题。一个多月后,兄弟俩对她从一开始的警惕变为了信任。 一次走访中,老李不禁吐露心声:“检察官,我怕接受司法救助后就不能再问唐飞要赔偿了,万一你们给的救助金不够给我弟弟治病怎么办?” “别担心,按照法律规定,接受司法救助不影响法院判决执行。”杨金花耐心解释。 “真的吗?”老李将信将疑。杨金花连忙说:“要是不放心,咱们就请街坊邻居都来给你们评评理,对这事也做个见证!” 8月30日上午,一场“屋场恳谈+公开听证”会在咸塘村村委会举行,3名人民监督员作为听证员出席,部分村委委员、当地居民参加。大家在现场对唐李两家的矛盾进行调解、劝导。 “他现在坐牢回来了,我怕他再打我屋里人。”多年龃龉下,老李对唐飞仍不信任。 “目前来说,解决你们的现实困难才是最要紧的。”听证员阳飞飞劝解道:“唐飞已经受到了法律的制裁,听说在监狱也表现不错,说明他已真诚悔过。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,从法治途径解决问题才是正道啊。” “是啊,远亲不如近邻,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,还是要以和为贵呀!”周围群众也劝慰道。 “以后万一遇到困难或是需要帮助,还是可以向村里反映的嘛。”村支书也向老李承诺,接受救助后也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兄弟俩。 听证会结束已是晌午,兄弟俩打消了所有疑虑,当场承诺将此事放下,不再与唐飞纠缠。老李当众签下息诉罢访承诺书,在听证笔录上写下:“感谢大家对我家的关心,我相信检察机关,接受司法救助。” |
(责任编辑:杨艳萍) |